近日,环保水务领域捷报频传!自动化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连续中标并签约“常州市江边五期及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厂区自控及智慧污水厂项目”、“南阳市白河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和“三亚市海棠湾第一水质净化厂扩建提标项目”三大水环境治理标杆项目。
实力赢得信赖,智创绿色未来
此次中标,自动化所以“智慧+低碳”的创新技术方案,分别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中原水网保护及海南自贸港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再次彰显了我司在智慧水务领域的领军实力与深厚技术积淀。在这些项目中,我司将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多层级的智慧污水厂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以全流程智能化为核心,构建“感知-分析-控制-优化” 的完整闭环——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与控制器,实时采集水质、设备状态、能耗等关键数据,形成覆盖全流程的智能感知网络;同时结合先进数字孪生技术,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能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更可显著提升巡检效率与维护精准度;最终通过动态调节加药量、曝气量等工艺参数,实现 “厂站网”协同管控,在优化出水水质的同时,大幅降低药剂与能耗成本,并依托厂内全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预测分析,为污水处理策略优化与长期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我方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工艺-控制融合能力”——让自动化系统深度理解生产需求,自动优化出水水质、能耗与药耗的平衡,通过智能曝气、碳源投加等模块的协同,实现节能减排与精细化运维,为污水处理提供“高效+低碳”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常州江边五期智慧污水厂项目——引领太湖治理新范式
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五期工程作为常州市“十四五”规划中投资18.86亿元的重大生态工程,该项目建成后,江边五期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0万吨/日,全厂处理能力将达70万吨/日,跃居江苏省第一。作为集智能化、低碳化、资源化为一体的标杆性污水处理厂,依托AAO+AO+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该项目总氮去除率提升至85%。这意味着每年可减少入湖总氮1900吨,相当于治理10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富营养化水体,对太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核心项目,其“厂-网-河-湖”一体化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南阳市白河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助力中原水网保护
南阳市白河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备及配套设施项目聚焦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通过扩容改造与设备升级,切实满足区域发展需求。该项目位于白河南岸,占地约80亩,设计日处理规模15万吨,服务范围覆盖周边约50万人口,重点解决现有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及设备老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白河南污水处理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区南阳市的关键环保项目,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使命。该项目不仅被列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建设环保项目,还是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南阳 “白河生态廊道” 建设提供坚实的水环境支撑,为中原水网保护贡献力量。
三亚市海棠湾第一水质净化厂扩建提标项目——构建滨海生态画卷
三亚市海棠湾第一水质净化厂扩建提标项目,其主要建设内容为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提标改造、厂区电气工程、厂区配套管网工程等。项目扩建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同时对一期1万吨/日的规模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完成后总处理规模达到3万吨/日。在设计上,该水质净化厂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并且规划了中水回用系统,将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采用“MBR+深度处理”工艺,提标后出水水质将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指标分别控制在0.5mg/L、0.05mg/L以下。处理后的尾水可直接补充周边湿地与景观水体,助力海棠湾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滨海生态画卷。
从长三角的规模化水资源循环利用,到中原地区的水源保护,再到海南自贸港的生态敏感区治理,自动化所正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水务解决方案矩阵,为全国不同区域的水环境改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自动化所以技术创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国家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电气方案”。